首页 资讯 正文

筑好良田,守好粮仓!看河南省如何交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硬核答卷→

体育正文 68 0

筑好良田,守好粮仓!看河南省如何交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硬核答卷→

筑好良田,守好粮仓!看河南省如何交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硬核答卷→

丰收来之不易!历经越冬期的(de)高温、春季雨雪寒潮、灌浆期少雨(shǎoyǔ)干旱、临收获前的干热风等不利因素,今年河南(hénán)省小麦依然实现颗粒归仓,夏粮产量保持整体稳定。这背后,不仅有河南全省上下全力抗灾保粮(bǎoliáng)的辛勤劳作,还有河南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硬核支撑。

“民非谷(mínfēigǔ)不食,谷非地不生。”截至2024年底(niándǐ),河南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(wànmǔ),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8%,有力支撑了全省粮食总产(zǒngchǎn)连续8年超1300亿斤。“河南探索形成‘投融建运管’一体化市场化推进机制,通过推行政府主导项目建设、平台公司具体实施、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参与、农民(nóngmín)群众共享共赢(gòngyíng),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‘河南标准’体系,抓紧抓实农田灌溉、排水、地力提升等(děng)关键点,让更多‘望天田’‘中低产田’变成‘稳产田’‘高产田’。”河南省委农办主任、省农业农村厅厅长(tīngzhǎng)孙巍峰说。

/ 筑牢“耕”基多打好(dǎhǎo)粮/

“今年的小麦可争气,亩产能达1400斤。”6月17日,在周口市(zhōukǒushì)商水县高标准农田内,麦季过完便忙着投入到(dào)秋粮管理中的种粮大户邱守先说,“虽然遭遇(zāoyù)干旱(gānhàn),但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,灌溉很方便。田里配套了水肥一体机、固定式(gùdìngshì)喷灌和智能化控制器,2000多亩地我拿一个手机就能浇过来。”

近年来,河南省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,全省共建设农田灌溉(nóngtiánguàngài)机井115万眼,开挖(kāiwā)疏浚排涝沟渠24万千米,修建田间道路(dàolù)9.8万千米,项目区耕地质量(zhìliàng)等级平均提高0.23个等级、达到3.56,耕作层厚度提高了2厘米,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,防灾减灾能力(nénglì)显著提升。

从一域可窥全省。在开封市杞县,2014年(nián)全县(quánxiàn)建成高标准(gāobiāozhǔn)农田9.5万亩,小麦亩产846.2斤;2024年全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0万亩,小麦亩产达936.02斤。

6月(yuè)18日,走进杞县泥沟乡后小寨村,杞县2025年(nián)高标准农田(nóngtián)项目施工正在加速(jiāsù)进行,新建的机井(jījǐng)及配套设施已经提前使用。种粮大户渠永辉介绍:“新建的机井不仅出水量大,而且省电。今春干旱时得亏有这些机井,小麦得到及时灌溉,产量比往年还要高些,达到每亩1300斤。”

据介绍,杞县2025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设(jiànshè)以“粮食单产提升”为核心(héxīn),做到“水肥集成全覆盖、地力提升全覆盖、区域排涝(páilào)全覆盖”,并积极探索“双水源一系统”灌溉(guàngài)等新模式,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水平,为粮食稳产高产打下基础。

“双水源一系统”灌溉模式,不仅(bùjǐn)能节约灌溉成本,而且还保护了地下水源和生态环境。杞县(qǐxiàn)农业(nóngyè)农村局副局长李军介绍,这一模式利用项目区附近地表水(dìbiǎoshuǐ)资源,优先进行地表水灌溉。经测算,地表水每立方米(lìfāngmǐ)制水成本0.122元,相较于地下水每立方米可降低成本0.05元,整个项目区一年就能节约13万元左右。

据统计分析,河南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亩(mǔ)均粮食产能增加(zēngjiā)10%~20%,仅此一项,全省累计增加粮食产能220亿斤以上。

/ 建管并重方(fāng)能长效/

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夯实粮食安全根基(gēnjī)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。河南省坚持增(zēng)数量、提质量并重,确保(quèbǎo)建成一亩、管好一亩、见效一亩。

走进清丰县固城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,只见(zhījiàn)一幅“田成方、路相通、渠(qú)相连、旱能灌、涝能排”的现代农业画卷徐徐展开,智能灌溉系统随需调度,土壤墒情监测随时可查(chá)。

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(jiànchéng)精品工程(jīngpǐngōngchéng),清丰县建立“县、乡、村、监理、审计”五方联动机制;在施工(shīgōng)中每个建设单元都建立永久保存、随时可查的电子档案,实行“一井一档、一路一档、一渠一档”;建设标准上,创新采购上市公司生产的不锈钢(bùxiùgāng)水泵,虽然(suīrán)成本增加25%,但寿命延长一倍以上。

据了解(liǎojiě),清丰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8.92万亩,项目区实现“一季千斤、两季吨粮”,年(nián)新增农业产值超1.5亿元,带动10万农户户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(yǐshàng)。

高标准农田建设“三分建、七分管”,做好建后管护(guǎnhù)是(shì)确保工程设施长期发挥效益的关键。

据统计(jùtǒngjì),河南全省每年因自然老化(lǎohuà)、农机作业等损坏机井约7万眼。如何实现长效管护机制?

2019年以来,河南省每年召开现场会议进行安排部署,先后4次组织开展全省农田水利设施(shèshī)集中排查整治工作,督促市县建立健全(jiànlìjiànquán)管护长效机制(zhǎngxiàojīzhì),切实把农田水利设施特别是灌溉机井真正建设好、管护好,长期发挥效益(xiàoyì)。

从(cóng)2022年开始,河南省财政每年专门下达1亿元管护(guǎnhù)奖补资金,支持基层开展管护工作。

今年,河南省新组建(zǔjiàn)1400余人(yúrén)的省、市、县三级农田水利(nóngtiánshuǐlì)设施应急管护队伍,将群众投诉接入“12345”市政热线电话受理,省农业农村厅两次(liǎngcì)发出提醒函,印发《进一步(jìnyíbù)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通知》,组织县乡开展农田水利设施“排查周”活动,做到“小问题(wèntí)不过夜、大问题不隔天”,确保农田水利设施“平时管好、急时管用”。

走进夏邑县曹集乡高标准农田,只见每一眼(yīyǎn)(yīyǎn)机井房上都(dōu)有一个管护牌和两个二维码(èrwéimǎ)(巡检二维码和保修二维码)。为确保田间每一眼机井都能够正常使用(shǐyòng),夏邑县创新推出“一长五员”农田水利机井管护机制。每一眼机井管护牌上有井长、管护员、维修员、网格员、安全员、志愿服务员的姓名及联系方式。

曹集乡种粮大户臧彦辉(zāngyànhuī)提起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就不住(búzhù)地夸赞,“现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得真好,不到50亩地就有一眼井,机电井配套设施也完善,拿着(zhe)卡在地头一刷就能出水。如果遇到哪个机井不出水了,扫机井旁边的二维码就能上报(shàngbào)损毁信息,管护员和维修员能及时过来查看并维修,比起没有建设高标准农田时浇地(jiāodì)真是方便多了!”

为减轻农民(nóngmín)群众负担,清丰县探索出“机井+保险+管护”模式(móshì),确保(quèbǎo)高标准农田长效运行有保障(bǎozhàng)。今年全县21428眼机井的参保费用310.7万元全部由财政承担。该模式由中原农业保险公司(bǎoxiǎngōngsī)承保,损坏机井和水泵由保险公司直接维修,解决了过去“有人建、无人管”的难题。

河南省各地结合实际,先后探索了电力部门“专管模式”、社会资本方(fāng)“投建运管”一体化模式、经营主体托管模式、村集体牵头共管模式、专业公司管护(guǎnhù)模式等,健全长效管护机制,创新管护方式,落实管护人员(rényuán)和经费,压实管护责任,确保(quèbǎo)建成项目长久发挥效益。

/ 工程质量(gōngchéngzhìliàng)专项整治/

高标准(biāozhǔn)(gāobiāozhǔn)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。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(gōngchéng)(gōngchéng)设施主要分布在田间野外,风吹日晒雨淋,加之农机作业损毁,损坏率、故障率远高于其他项目。同时,大部分工程设施在2018年之前建成,投资标准较低,且陆续达到设计使用年限,管护任务日益加重。

对此,河南省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“回头看”专项整治行动作为“三农”工作(gōngzuò)的重中之重,以省委农办文件(wénjiàn)印发《专项整治行动方案》,成立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推进工作专班,坚持真(zhēn)重视、真排查(páichá)、真整改、真用力、真见效,超常规大纵深推进,以实际行动守住守好(shǒuhǎo)中原粮仓。

一方面,对于2011年至2018年期间立项(lìxiàng)项目(xiàngmù),河南省农业(nóngyè)农村厅印发通知,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(jiànshè)问题(wèntí)“高效受理、快速分办、跟踪督办、结果反馈”的快速响应机制,今年3月以来(yǐlái)省农业农村厅已受理、交办工程质量问题案件317件。今年以来,全省已受理并办结投诉问题1700多件次。另一方面,对于2019年以来立项建成的1981个项目,省、市、县、乡四级联动,拉网式排查(páichá)问题,逐项目建立《问题台账》,逐设施记录《工作底稿》。

今年春天持续干旱,要确保(quèbǎo)小麦能浇得上水(shuǐ),灌溉机井是关键。“今年上半年,我们累计排查维修5.6万眼,抗旱浇麦(jiāomài)超过1.14亿亩次,高标准农田内基本都浇了2~3遍水。”河南省农业(nóngyè)农村厅农田建设处处长徐高立说。

在河南省纪委监委(jiānwěi)督促指导下,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有关部门,3次深入一线暗访调查(diàochá)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和建后管护(guǎnhù)情况,发现问题线索432个,当场交办、限期整改。

不久前,南阳市淅川县在监督检查时发现,盛湾镇旗杆岭村高标准农田建设(jiànshè)田间道路项目(xiàngmù)施工单位擅自将砂砾石垫层替换(céngtìhuàn)为渣土(zhātǔ),却在上报评审(píngshěn)时沿用砂砾石的预算标准。该县纪委监委随即向县农业农村局下达工作提示函,督促其进行整改,对相关项目重新核实评审,并对全县类似项目进行排查。

“现在村里的机井都修好了,农田灌溉再也不用发愁了……”6月21日,周口市淮阳区朱集乡龙泉寺村种粮大户李友亮说(shuō)。此前,该区纪委监委收到群众反映,该村党支部书记于(yú)某(mǒu)和机井管护员郑某贪占机井电费,且机井年久失修影响农田灌溉。调查核实后,于某、郑某受到党内(dǎngnèi)警告处分。同时,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全覆盖排查整改,进一步疏通、扩挖(kuòwā)沟渠,改造维护(wéihù)农田水利设施。

当下,夏收已过、夏管正忙(máng)。走进夏邑县桑堌乡两万亩高标准农田(nóngtián)项目区内,夏邑县德农先锋(xiānfēng)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(lǐshìzhǎng)朱传海提起今年小麦的收成喜笑颜开,“过去浇水都是靠人工扯着(zhe)(zhe)管子浇,一天也浇不了几亩地。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土地成方连片(liánpiàn),全部安装了喷灌设施,浇水非常方便,手机App一操作,一天可以浇200多亩地,管理上更加省时、省事、省力了,今年的小麦亩产量(mǔchǎnliàng)达到1600斤。”一场大雨过后,朱传海田地里青嫩的玉米苗格外喜人,舒展着叶片迎风摇曳。

作者(zuòzhě)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 范亚旭 祁倩倩

原标题:筑好(zhùhǎo)良田 守好(shǒuhǎo)粮仓——河南省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纪实
监制:梁冰清 编辑:杨晰然(yángxīrán)
图片图片
筑好良田,守好粮仓!看河南省如何交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硬核答卷→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